活動花絮



 【博雅經典講座】12.07廖振富-戰後台語歌謠與台灣社會變遷

 

文化傳播的媒介,自始至終都與語言脫不了關係,曾幾何時,這片寶島上多數的人民,使用著同一種語言,一種如今正逐步邁向凋亡的語言,昨昔的光景如夢一場,台語的使用現下看來,何嘗不是一種奢侈?

想當初,政府撤退來台,人們口中的芋仔番薯操著陌生的語言、不相識的口音,還有大相逕庭的文化,然他們一道飭令發下,台語反倒成了邪魔歪道,只有自己使用的,才足夠資格,稱作官方語言。社會背景,可能反映在文章中,也可能出現在歌謠中,我們不敢義正嚴詞針砭時政,只好把心念,寄託於純樸的文化中,讓歌謠承載眾人內心所望,抒發原先的抑鬱寡歡。

伴隨時間軸推進,歌謠不僅僅反映某個時期的社會背景,也非單純書寫創作者的寄託,歌謠,同時間,是一種藝術。時代越發開放,藝術發展亦當仁不讓,不願意做為棄子,翻覆在時代演進的洪流中,歌謠的創作帶來不同的風氣,一首接著一首,當時的社會,與先前受到的重重限制相比,可說是熠熠生輝,人們好不快活。

 

語言的限制,或許造成隔閡,卻無法扼殺創意。批判也好,抒情也罷,在任何的時間點,創作者可以依照內心所想,恣意妄為,不論社會背景如何,在創作的當下,就是自由的,就有只屬於自己的小天地。

 

【相關圖片】

←回前頁↑回頂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