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動花絮
【博雅經典講座】11.23王俊能-醫療.宗教.在地關懷
遙想清領時期的馬偕、馬雅各,或者其他多不勝數的醫師,他們的到來,讓許多醫療資源匱乏的地方,轉瞬間有了極大的變化。曾幾何時,罹患了較嚴重的疾病,只能夠躺在病床上,迎接自己生命的告終,然而就在此時,那些神職人員奇蹟似地拯救了自己的性命,病情改善或許還是其次,最重要的是,人們獲得了心靈上的慰藉。 說到過去的醫療,跟宗教也許真有一定程度的關聯性吧,當初台灣因為與外國簽署的條約,讓天主教、基督教等等宗教得以在台灣傳播,而那些宗教人員,多半是具備醫療背景,或者至少受過一定程度的醫療訓練的。當這些神職人員藉由行醫而與民眾接觸的同時,就為他們打開了宗教傳播的管道,雙方在那個當下其實是相互受惠的。 久而久之,宗教與醫療就這樣緊密接合在一起了,這其中決定性的一點,我想是各個宗教的共通點──關懷人的心。不論哪個宗教,其核心概念多半脫離不了對人的關懷,民眾以宗教信仰作為心靈上的依歸,同一時間,也遠離了病痛,肉體與內心都受到宗教的滋潤,這才是宗教在人們心中扎根的關鍵。 |
對早期民眾而言,首當其衝感受到的,無非是病痛的緩解,但曾有醫者說過:「一個一個救是要救到什麼時候?為什麼不花時間去改善公共衛生?」當民眾接受治療而痊癒後,也許因為衛生環境抑或其他因素,要降低一地的患病比例實在是有一定的難度,是故衛生教育以及公共衛生的改善,才是教會對於地方醫療做出最多貢獻的地方。
【相關圖片】